由臺北市立美術館主辦的第12屆台北雙年展,已於2020年11月21日至2021年3月14日展出。本屆雙年展獲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主力贊助及瑞士盧瑪基金會 LUMA Foundation 贊助,由法國哲學家布魯諾.拉圖 Bruno Latour 與法國獨立策展人馬汀.圭納 Martin Guinard 共同策展,呈獻來自 27 個國家和地區共 57 位參與者及團隊的強勁陣容;並特別邀請臺灣獨立策展人林怡華 Eva Lin 策劃公眾計畫。
本屆雙年展主題為「你我不住在同一星球上 You and I Don’t Live on the Same Planet 」,企圖以星球的角度審視人們價值之間的差異及其所帶來的影響,並對當前持續緊張的地緣政治局勢和日益惡化的生態危機提出詰問。拉圖和圭納指出:「人們對如何讓世界保持宜居的分歧日益擴大,這不僅因為彼此政治意見相左,更關鍵的原因在於我們對地球現況的認知似乎毫無共識。甚至有些人直到今天還認為世界是平的!人們彷彿各自立足於擁有不同特性和負載力的星球上,造成個人在感受、行動,以及預測未來時的歧異。」
本屆雙年展將美術館視為一個模擬天體運動的「 星象廳 」,受邀的藝術家、行動者和科學家將探索不同「 星球 」之間的引力。每個星球都體現了不僅在外觀且在物質上都相異的世界:無視星球極限而堅持實行現代化的 全球化星球 Planet GLOBALIZATION ;感到被全球化背叛而意圖築牆與外界隔絕的「 維安星球 」Planet SECURITY ;少數特權人士想在火星定居以避開世界末日的「 脫逃星球 」Planet ESCAPE ;無法負擔昂貴星際旅行轉而安身於形上學信念中、探討存有本質的「另類重力星球 」 Planet with ALTERNATIVE GRAVITY ; 以及關心氣候變遷並試圖調和經濟繁榮與星球負載之間平衡的「 實地星球 」 Planet TERRESTRIAL 。
序幕
墨西哥原住民藝術家費南多·帕馬(Fernando Palma)的機械獸裝置將為展覽揭開序幕,在大廳中穿梭移動,誘使觀者面對這些由電子材料與現成物所組成,在電力引動下呈現旺盛生命力的納瓦文化(Nahuas,墨西哥最大的原住民族群)塑像,體現納瓦人的傳統觀點:當體認到萬事萬物皆為具自我意識的個體,人類便能與周遭環境建立互惠共生的關係。藝術家的出身背景是其創作概念的關鍵:在納瓦人的觀點裡,人類不是唯一具有「位格」(persona)的存有。
帕瑪認為:位格原是指稱可以與我們對話的對象,相對於不具意志力的無生命物體。一張桌子、一張椅子、一輛車子,甚至是風與天地山川等現象,都擁有位格。這些不得不擁有的體悟來自對於互惠的需求。它就像一種共生關係,讓溝通的能力,無論是依靠化學作用或基因遺傳,皆能因為責任感而產生連結,進而思考到與人類和周遭環境都建立友誼的可能狀況。也因此,這些機器怪物在帕瑪眼中都是有生命的。對作品而言,電力作為一股引動的生命力,更勝於一種客觀現象,那麼說它具有位格並不為過。本展以和這些不明個體的不期而遇為開場,至於它們是機器還是有生命則任人解讀。帕瑪就像不同「宇宙學」的轉譯者,甚至可謂外交家,善於用不同方式揉合材質與社會秩序。
1.
全球化星球
「全球化星球」由現代化夢想塑造而成,儘管這個世界氣候變化與不平等日益加劇,仍然持續吸引著人們。< 預兆,2020 > 是由摩洛哥藝術家 伊山.貝哈達 將有毒的化學物質倒入水族箱裡,創造出這座五彩繽紛的洞室。他接著錄下這些化學物質在水中緩緩凝固的過程,再投影至一百八十度的全景銀幕上。透過這個沉浸式的體驗,我們在觀察景像的同時,也為其所包圍。如同藝術家所言:「所謂的汙染,其實就是在特定範圍裡以過高濃度出現的一種『純粹』產物,像是一些實驗室生成物,例如百分之九十九的純硫酸銅(所有的硫酸銅生成物至少都達到百分之九十八的純度,通常可以近乎百分之百)。」而全球化的問題,便是源於某種微小成分的「超適地化」(hyper-localization)。
2.
維安星球
全球化星球對那些感到被現行經濟體系背叛的人來說似乎不太具有吸引力,他們反而認為應該於「維安星球」上躲在國家的高牆後方以求自保。星球的出現源自於如唐納.川普 Donald Trump 前首席策略長史蒂夫·班農 Steve Bannon 這樣的人物,他們在眾多紀錄片中操縱部分群眾的恐懼,讓那些希望建立共享世界的人們之間產生分裂。尤拿斯.史塔 Jonas Staal 透過系統性地剖析美國極右翼黨派的宣傳機制,回顧了班農執導的影像作品。
維安星球的出現,要感謝像史蒂夫.班農(Steve Bannon)這樣的人。他是唐納.川普(Donald Trump)的前首席策略長,過去曾執導多部為另類右派政治宣傳定調的紀錄片。尤拿斯.史塔梳理並回顧班農的作品與計畫,逐條剖析慣常危言聳聽,預示大衰退即將來臨的極右派宣傳機制。班農的紀錄片所描繪的未來,是幅深陷經濟危機、伊斯蘭基本教義派、世俗享樂主義泥沼的恐怖意象,宣稱只有強人執政才有可能構築起一道堡壘,來捍衛家庭價值觀、基督教信仰、軍事力量,當然還有美國的經濟。
史塔並未採用批判的角度去正面抨擊那些民粹主義領導人,反之,他的裝置作品精準解析這類宣傳手法是如何吸收信眾,希冀透過深入的理解,方能做好反制的準備。誠如藝術家所述:對班農的大業進行解構,便需要對使獨裁政府得以運作的文化戰爭機制進行解構,也讓我們從中看到藝術和文化的力量如何築構種種另類現實。但另一方面則讓我們思考如何藉藝術和文化之力,去創造出不同的平權現實、以對抗當今對人類社會造成威脅的另類右派思想的宣傳。
3.
脫逃星球
「脫逃星球」探索少數特權人士的渴望,他們想要離開地球、殖民火星,或者深入地下建造碉堡以避開氣候變遷的影響。荷蘭藝術家范柯·荷瑞古拉芬(Femke Herregraven)以作品《腐敗的空氣──第六幕》(Corrupted Air–Act VI)邀請我們進入一個生存主義者的地下碉堡,一個假想在發生災難時可供躲避的「安全屋」。透過追蹤有關巨災債券、人類死亡率和生態滅絕的統計數據,藝術家產出可視化數據、地景浮雕、聲音和影像,為末代人類的未來提出預言與想像。
4.
實地星球
「實地星球」無止盡地在地球負載界限內尋找實現人類文明繁榮的方法。
來自南臺灣排灣部落的武玉玲以回收布、羊毛、棉、銅、絲、琉璃珠創作雕塑,織出有機物或植物的形體創造出 < 生命軸 > 。她使用排灣族的「纏繞」(lemikalik)技法,循同心圓將部落貴族的生命記憶織串在一起,造就一處持續對話與聯繫的場所。她的創作實踐固然受排灣傳統所啟發,也回應著她和她的部落當前面臨的議題,不至於「凍結」在過去。其實 2009 年就有一個夾帶超級豪大雨的莫拉克颱風猛烈襲擊她的村子,族人被迫遷到禮納里部落。人們難免用「強韌」形容她的創作特質,但我們先別貿然用此概念作結,畢竟「強韌」隱含著些許頑固和保守的意思;逆來順受,卻不從問題的根本釜底抽薪,這不是武玉玲。武玉玲透過創作的過程尋找能將這些被迫遷離家園的族人們連繫在一起的方法,而此方法即重新活化及轉換一系列的傳統,進而成為人們如何在動盪的環境裡,探求立身之道的表述。為了邁向實地星球,這是許多有意思的可能性之一。
< ⧜ >(不完全無限的數學符號)提示一種介於盈滿及虛空、連續及中斷之間的交互作用,指涉過渡的狀態。西班牙藝術家丹尼爾.史帝曼.孟加聶,作品使用的克里斯卡(Kriska)鋁製金屬簾,常見於藝術家孩提時期生活的西班牙加泰隆尼亞南部,這種鋁簾輕盈且色彩鮮明,當有人穿越簾幕時,會發出獨特的金屬碰撞聲。簾幕上的切割孔取材自匯集各種造型的目錄,可引人發揮想像辨識這些造型,卻拒絕給出明確的詮釋。觀者可選擇從切割孔中走過或直接穿越簾幕。在本屆台北雙年展中,簾幕似乎已融入北美館的建築體,同時又與其自身形構出的宏偉幾何造型形成強烈與幽微的對比。簾幕將空間分割成不同區塊,在觀眾穿越的當下產生非物質化的空間,也誘發出此作品稍縱即逝的本質。藝術家認為,當觀眾走出展間,這些金屬鍊狀簾幕會形成各種應力的環境。
5.
另類重力星球
「另類重力星球」表明,如果我們同時生活在不同的星球上,則必須適應這種奇特的地緣政治模式,來感受星球間的縱橫捭闔。「星球」,它聚焦一系列與雙年展主題產生共鳴的議題,探索一群似乎不再分享共同世界的人們,如何同時渴求找到與他人互動的方式,以避免社會更趨墮落。
峨塞.達給伐歷得《病毒系列》敘述三年前,在臺灣南部,一群與峨塞同部落的年輕人,在其傳統領域進行田野研究後,感染了某種神祕疾病。這次事件讓藝術家想起耆老的口述傳說曾提及,有些土地應要受到保護,不讓人類活動打擾。藝術家於焉創作大型作品,描繪人類侵擾下,荒野釋放出的病毒及細菌。它們有著觸腳、舞動的形體和顎骨,浮游在牆面上,張揚著不安的氣氛。這些圖像令人想起由發明家詹姆斯.洛夫洛克(James Lovelock)及生物學家琳恩.馬古利斯(Lynn Margulis)提出的蓋婭假說,認為地球表面(臨界區)是複雜且具自我調節能力的系統,而每一種元素─無論是岩石、氣體、礦物、水、大氣、土壤─都受到各種生命形態(尤其是細菌)的動作所影響。
安-夏洛特.芬內 《悲傷菇農》訴說著:你腳下的世界,是孕育許多生命的溫床。例如由龐大複雜的菌絲網絡組成的真菌附著在樹的根系,並與之共生。在2017年的影片《悲傷菇農》裡,芬內拍攝一間曾經是地下石膏採石場的養菇場。因一場病害養菇場被廢棄至今。藝評人克萊拉.達拉森(Clara Darrason)描述此作時寫道:「低光源攝製發出的數位雜訊,奇妙地活化又同時掩飾了畫面的靜止。現實中那些腐壞衰敗的元素在隱喻性分解的畫面中,與不斷惡化的像素交織在一起。」
雋.巴爾達扎 June Balthazard 與皮耶.保茲 Pierre Pauze 的全新影像裝置作品《 Mass( 質量/彌撒 )》,透過現實中兩位知名物理學家的對話,探索當代物理學有關世界物質性的辯論:空間對於部分人而言是虛空的;然對另一部分人而言虛空並不存在,空間中實則充斥著不可見物質,而它可能是連接宇宙萬物的紐帶。
陳瀅如的 《 屠學錶 》,在展場中呈現的每一幅畫作皆為星象占星圖,截取亞洲歷史中五個 特別日子最初的星體排列組合:1999年的東帝汶危機、1987 年的小金門屠殺(臺灣;又稱烈嶼屠殺)、1942年的華僑肅清事件(新加坡)、1975年紅色高棉大屠殺(柬埔寨)和1980年的光州事件(南韓)。藝術家將這些不幸的事件與星象排列相互連結,提問是什麼驅動著歷史的走向,而這些事件是否真的冥冥之中早已注定而無可避免?誠如藝術家所言:「這些星體排列發揮了某種力量,無論你是否相信,僅能接受或離開。」
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林平表示: 「在疫情重創全球之餘,我們意識到人類所能掌控的事物極其稀少,亦不再有權利去忽視世界上正在發生的事情。台北雙年展雖順利開幕,然而它不應該只被視為一個事件,而應是一個促使大眾逼視人類現實和生存處境的契機。」
2020 台北雙年展
「 你我不住在同一星球上 」
2020 / 11 / 21 – 2021 / 03 / 14
台北市立美術館
一樓 1A ~ 1B、二樓 2A ~ 2B、地下樓 D E F、王大閎建築劇場
Photos 台北市立美術館
慕夏編 / 專題報導
慕夏,捷克人,原是默默無名的畫家,甚至沒有受過嚴謹的美術訓練,然而,因緣際會之下幫一名女演員繪製演出海報後,驟然成名。獨樹一幟的風格融合傳統拜占庭藝術元素、細緻的輪廓與對細節的刻畫都使作品熠熠生輝。儘管握有許多利益邀約,慕夏仍心繫祖國,在名滿天下後潛身回到捷克完成一系列巨畫”The Slav Epic”,並將自己才能投報家國。慕夏編有感當代社會的設計與藝術多為商業而丟失初衷與內心的追溯,期許能像慕夏保有對藝術創作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