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來自於「傾聽」,深入了解鏡頭另一端的故事,才能拍攝出靈魂。
進入職場後,歷經了九年的報社工作,對張界聰來說是人生一段重要的歷程。在新聞攝影中,一張好照片往往能夠訴說整個故事,更甚者能夠訴說觀點、帶出新聞報導的角度與訊息。對比於光鮮亮麗的影劇線或充滿感官刺激的社會新聞,他跑的是印象上嚴肅專業的財經線,但也因此成就了張界聰捕捉故事的敏銳觸感。
記者時期不僅訓練出張界聰在現場紀實與瞬間構圖的能力,也找到他自己喜歡的一種淨調的美學風格。這讓他後來開始踏入婚禮攝影這一行後,展現出不同於其他同業的獨特調性:在乾淨的構圖中,抓到極為人性的一瞬,並讓那一瞬轉化成無聲卻溫暖的永恆。
「只要現場有,就一定拍得出來」:
攝下個人的自然本真
「我想拍到人的本質。像是明星們平常就已經有很多漂亮的照片,所以讓我來拍時,我往往想拍到非常屬於他們自己的、不刻意的,原本的樣子。婚禮也是這樣。特別是婚禮往往是非常忙碌的一個日子,在那樣的時刻你其實沒辦法假裝,很容易就顯露真實的自己。」
張界聰說,特別是擔任婚禮攝影師時,比起看見什麼,「聆聽」反而是更重要的能力。因為婚禮是大量賓客與親族聚集的場合,在談話中很容易能更進一步認識主角(新郎新娘)不同面向的資訊。「比如,可能會聽到爸爸媽媽聊起新娘子從小是奶奶帶大的,於是等奶奶來的時候,就要特別去等、拍下她跟奶奶的互動。」
在這些記錄性的攝影中,看似反射動作的現場拍攝,實際上都是預先消化了採集到的情報才能有的結果。因此在拍攝現場,張界聰總是必須感官先行、眼耳全開地讓所有的情報匯流到自己身上整合。
對他來說,在按下快門的那一個動作上,通常只是完成故事的最後一個動作。而這其中的重要關鍵,就是與人互動、並從鏡頭中快速捕捉到稍縱即逝的細微表情,那之中往往就自然地含蘊了屬於個人的自然本真。
超越日常,
介入生命探問的影像進化
在張界聰乾淨而明亮的照片中,往往潛伏著如獸般的官能嗅覺。這樣的能力不僅僅能讓他靜頭下的日常本真以獨特的方式浮現,也讓他醞釀、展開屬於自己的創作方向。除了靜態的照片外,動態影像所蘊含的豐富意義與能動性,亦是張界聰想要進一步探伸的領域。而攝影除了記錄之外,能夠如何與日常生活跨域連結,也同樣是他持續思考的問題。
聊起大學的畢業製作,張界聰提起,當時恰好遭逢祖母過世,牽引著他進入叩問生命的生死議題。「那時並不是使用單純的照片,而是用二三十台小電視,在不同畫面上播映著不同的影像,用了像是眼睛瞳孔的影像、枯萎的花、或者雜訊等組合成二三十個框格。這些影像非常緩慢,看似不動,但看一段很長的時間就會發現瞳孔可能緩慢地縮、放,有些是真的不動,有些則是其實在變化著的。」
當時選擇不以照片,而是以動態影像的方式來拍攝,一方面在尋找影像被觀看、被閱讀的可能性,但同時也是透過這樣的手法探索了當時生命中所面對的困惑。
這條透過影像深入生命縫隙的哲學性線索一直深藏在心底,卻也似乎持續的透過視覺擾動著他--就像是第一次看到荒木經惟拍攝妻子陽子過世後的那些照片,在張界聰心中激起的撼動一樣。「有一張照片我印象非常深刻,荒木在自家的陽台拍下的自拍照。當時是冬天,所以他穿著一件粉紅色大衣,手裡拿著遺照。」張界聰說,「明明是一個還在世、活生生的人,但在那張照片裡卻好像跟著妻子一起死掉了。」
生之為何?死亡的震盪對生命帶來的餘波,如何轉化成光幻的波影、盪漾在人們的心中?荒木經惟拍攝洋子的照片淡然如常,卻往往給觀者帶來彷彿在生與死兩界擺盪往返、低迴不已的餘響。這種餘響,也帶給張界聰新的動能,希望從日常中進一步深探對生命來說更為本質的基調。
從日常本真進化的欲力
後來張界聰偶然在東京,看了與三宅一生合作的攝影師Irving Penn的作品,也受到極大啟發。長期拍攝三宅一生作品的Irving Penn,因為受到這位傳奇的服裝設計師高度信任而能在拍攝前自由地修改衣服,但也因此在他的照片中,拍攝出超越服裝的、更為精神性的美學。
「而且最難以置信的是,在他們合作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彼此完全沒有見過面。這種關係已經超越業主與攝影師,在強烈的視覺語言中產生了強烈的思辯,影像中展現出對衣物質感的呼應與轉化,完全是兩個藝術家的對話下生出的產物。」
看了那樣的展覽,張界聰憧憬地說,除了繼續拍攝更多的人物故事之外,也希望能夠重拾心中那條生命思辯的線索,重新展開創作。同時,在創作的手法上也能從攝影中再拉開維度,跳脫平面靜態照片的形式,試著以錄像與裝置來創作屬於自己的影像作品,把那樣的思辯從自己的腦中拉出,與觀者產生新的關係與影像視野。
|攝影師 × 專題之間|張界聰專訪(上): 以鏡頭直視現實的流動詩意
追蹤攝影師張界聰「PHI攝影工作室」粉絲專頁
關於攝影,關於相機,關於一支擁有相機概念的手錶…
張界聰對於人物和物品捕捉的精準度,也體現在他為日本設計手錶TACS拍攝的系列照片。尤其在「鏡頭在手 – 機械限量款」此款錶款,設計上特別捕捉相機鏡頭機密外觀的「鏡頭在手-機械限量款AVL2 (Automatic Vintage Lens II)」,就和復古相機一般富含品味與質感,猶如腕上的極致精品。
了解更多「TACS鏡頭在手-機械限量款」:http://bit.ly/2UKJZON
愛麗絲編/專訪編輯撰稿
無論是小說文本或者藝術作品,都是創作者們將現實轉喻成的夢境投射像。而進入探索閱讀、理解/感受這些文本,就像故事中因為追著戴著懷錶的白兔先生、而掉進兔子洞的愛麗絲一樣。希望透過在這些被創作的夢境中漫遊,能夠在處處是陷阱(同時處處引人入勝)的文本中一邊冒險前進、一邊同時打開對眼前現實的另一層新鮮理解,同時也希望帶著讀者用如孩童般清澈純粹的觀看,來重新探索藝術與各種創作。
吳爾芙編 / 文字潤稿
維吉尼亞.吳爾芙,英國作家。曾經在《自己的房間》寫到:「一個人能使自己成為自己,比什麼都重要。」很多人了解這世界太多,唯一不了解的卻是自己。在藝術與文學的領域,深入的探索自己與自己、自己與物品、自己與他人和世界的關係,是吳爾芙編希望介紹給大家認識的議題。